除了赛事本身的影响力之外,赛事也具备了互动价值。
依靠海滨路观海长廊独天得厚的地理优势,可以向沿岸观众近距离展示帆船比赛的方方面,带动市民了解体验阳光、绿色、低碳的帆船运动。
同时借助赛事延伸汕头旅游、培育体育产业,推进汕头的水上运动、航海产业及滨海旅游的全面发展。
但不可否认的是,汕头还没有想好,如何借助这个体育IP,推广城市。
真正重视这项赛事的话,那它就不单单是体育局的事,需要把宣传、旅游、文化与其结合,是要以其为一中心,打造整个赛事链条。
图via.马卡
高净值人群喜欢帆船运动
胡润研究院每年发布的『 至尚优品—中国千万富豪品牌倾向报告 』就被认为是面向中国高净值人群品牌的ISO,今年的报告中有一点指出:
帆船正快速上升成为高净值人群未来三年最想尝试的第二大活动,骑马仍然第一
所谓“高净值人群”,指的是具有较高消费和投资能力的群体。
这一群体的消费和投资热点,往往代表着未来市场的某种方向,以及社会未来的发展趋势。
有别于传统“富人”的消费观念,如今成为社会消费力的70、80、90后高端人群,他们大多消费理念超前、新潮,更趋向于追求高品质、高品位的生活方式,特别是独立、冷门且富有个性的小众潮流品牌与运动方式。
而帆船运动,目前虽未像高尔夫之类大面积普及,但它的冒险精神、小众潮流,正吸引着一批具有高端消费能力、具有一定话语权与影响力的“高净值人群”。
高净值人群最想尝试的运动分别是骑马、冲浪和帆船,这三项运动的共同理念:对自由的向往,对自我的突破,努力挣脱地心引力。
事实上,很多沿海城市已经瞄准了这一运动以及背后庞大的价值:
一方面它利于宣传城市品牌形象,甚至于可以关联当地的旅游、地产、酒店资源发展;
另一方面帆船赛往往聚集了大批政商届精英,成为搭建企业家交流的互动平台。
比如在举办深圳的中国杯帆船赛,从民间爱好者发起,到如今成为顶级国际帆船赛事,甚至成为了深圳的体育名片之一,而由它所衍生的晚宴、课程、租赁等业务,也成为一批高端消费群体的聚集平台。
我国的帆船赛事从05至16年,呈现突飞猛进态势,其中50%赛事为民间资本与政府合办
深挖 汕头的城市体育IP价值
通过体育发力来激发更多消费潜力、发展城市经济是如今很多城市发展的趋势之一。那么对于汕头,挖掘这座城市的体育价值IP在哪?
当我们企图去追赶其他热门潮流,不如低头看看自己的优势有什么?
汕头内海湾在城市里面是独一无二的,傍海而生是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
能结合本地区域特点的项目,凸显内海湾“海在城中央”优势,应该是往海洋去延伸,特别跨海类的运动。
但就是这样的一座依海而立的城市,海上体育赛事,真的太少。
目前具有IP潜质的海上赛事是“潮人杯”国际帆船赛,和明年将要举办的“汕头渡海活大型动”。相比曾停办的“渡海活动”,走过八年的“潮人杯”会更加成熟。
其一是,体现海湾城市的底蕴。
提到俄罗斯,我们会想到滑雪体操;提到三亚海南,我们会自然想到潜水帆船;甚至于提到四川,我们自然会联想到麻将,那么提到汕头......
曾经的汕头,也曾因“跳水冠军”打响过自己的海湾品牌,但自此后,我们却很难再找到另一个记忆点。
竞技体育不同与大众体育,特别是类似帆船比赛,这类特殊群体的竞技比赛,它对举办条件、规则制定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并非所有城市都能举办。
那么,我们是否能够通过“潮人杯”国际帆船比赛,这一特殊专业的赛事,去彰显出汕头这座城市“我有你没有”的依海城市的优势?
以小见大,以专业群体作“记忆点”去打好汕头的城市品牌?
其二是,帆船赛事成为城市沟通平台
正如我们前面所说,帆船运动所吸引的潜在群体为社会精英、高净值人群,他们本身或许并没有机会了解汕头。
通过打响“潮人杯”的知名度,未来我们能否把此赛事作为一个沟通平台,一方面链接这批政商届精英,另一方面将它作为全民价值展示的窗口,双方展示沟通彼此的价值,让他们在某些程度上去喜欢汕头。
其三是,成为城市名牌,链接城市价值。
于城市而言,赛事永远不止步于一场赛事,当它成为一种城市的体育IP,其背后必然有着自己可开发的商业价值 —— 旅游衍生品、品牌课程等等。
而最理想的状态是,“潮人杯”能成为汕头市的一个流量入口。
它将链接到旅游到旅游、酒店、地产、会展、交通、运输、船艇设计研发制造及维修、高端服务业等等在内的一系列产业消费、产业结构调整、甚至城市结构转型都可以因此带动起来。
而帆船运动特定消费群体也能为这张“名片价值”更上一层。
说到底,体育也只是汕头城市文化打造中的一个缩影。
我们一直在强调我们需要向外界发声,向外界介绍汕头,但我们却也很少去想怎么把汕头现有的内在文化资源进行深度优化和深度挖掘,坦白说,没有这种能力,很难把一座城市的名片打好。
连根都没有,你又谈何能追赶“国际潮流”?
最后特别鸣谢马卡老师拍摄的精彩照片
图片来源:马卡老师
对于如何通过大型体育IP推广汕头
大家有何高招
欢迎留言互动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